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我們支持保育與綠能雙贏的風機建設--環境與經濟方能永續發展

                台灣西海岸居住著一群特別的白海豚,本來無人知曉,後來卻遇到重重難關。因國光石化要蓋在牠們生活的地方,白海豚才廣為人知。後來,國光石化計畫停止,政府也將他們的棲地劃為他們的重要棲息環境(未公告),然而如今牠們卻又要面臨新的挑戰離岸風機的建設。

             離岸風力發電是政府重要綠能政策,對於能源自主、綠色能源、非核家園、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等等,離岸風電都相當重要。可是,離岸風機在建造的過程中,要先將很粗的基樁打入海底,做為風機架設的基礎,這個過程需要沈沈地重擊近五千下,才能將直徑四到十多公尺粗的基樁打入海底數十公尺深,費時至少數小時。

                這支極重的基樁,每打一次,都會釋放出巨大的聲響,如此巨大的噪音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管制及減噪措施,將包含中華白海豚在內的鯨豚造成嚴重的傷害。輕會讓鯨豚遷徙離開牠們的棲地,躲到一個噪音較小,卻可能不適合牠們休息及覓食的環境;重則會損傷鯨豚的聽力,在混濁的海中,鯨豚只能靠聽力回聲定位辨認環境,一旦聽力損傷,無疑就是又聾又瞎,將完全失去野外生存的能力。

                目前,離岸風機開發廠商正紛紛將開發案送環評審查,但因為政府遲遲未訂相關水下噪音的規範,各廠商因成本考量,於環境影響說明書中對於鯨豚保護對策多採最低標準,就是僅承諾打樁的水下噪音不會立即造成鯨豚的聽力損傷(1)。另外,環境影響說明書中陳述噪音相關事實時所使用的音量單位不統一(2),令人無法立即比較或判斷噪音音量的大小,導致環保署及評審委員無法明確了解環說書內容。

                對於中華白海豚而言,就算沒有立即性的聽力損傷,牠們仍然會被迫離開家園,躲到另一個噪音較小的地方;但風機建造不是一天就可以打完樁,不是只在某一地點的外海建造,而是長達數年的建設期,從桃園一路往南到彰化雲林,幾乎西海岸的外海都有離岸風場。也就是說,白海豚將無處可躲,或是只能不斷地遷移,不得安寧,加上長期的噪音壓力更可能會造成牠們身心俱疲,容易受到傷害和生病。對於僅剩六十多隻的白海豚,不當的風機建設,將成為壓垮牠們走向滅絕的最後一根稻草。



擱淺死亡的江豚
                台灣西海岸除了白海豚外,還有一種更不為人知的鯨豚-江豚,體型比白海豚小,又因沒有背鰭,生性害羞,所以較少被目擊。但從每年的擱淺紀錄我們卻發現,江豚其實也是西海岸的常見鯨豚。江豚與中華白海豚同屬CITES附錄一物種,指的是面臨絕種威脅須嚴格管制的種類,而他們的聽力比白海豚更敏感,也就是說,相同的音量,江豚受到的傷害可能會比白海豚大。

     我們支持綠能發展,樂見國家大力發展離岸風電,但球賽之前應該先將規則明確訂好,政府應盡速將水下噪音規範明訂出來,不應由廠商各說各話,才能確保綠能不會變質成血色能源。


   
1. 要避免海豚受打樁噪音影響,第一要確認的是:
我們想要避免什麼?  行為影響?暫時性聽力損傷(TTS)?永久性聽力損傷(PTS)?
    因為以下的所有音量規範都需要套用這三種的其中一種。
    對於一般鯨豚以目前文獻發表之TTS起始閥值加上預警緩衝考量作為管制的參考。不過白海豚並非一般鯨豚而是瀕危物種。 美、英、德等國皆對於特殊鯨豚物種訂定較一般鯨豚嚴格的施工噪音標準。 訂定更嚴格的標準不但是為了避免聽力損傷,也減少對鯨豚行為的影響。行為若受影響將可能增加鯨豚的生理壓力,導致群體分散、棲地位移,增加此瀕危族群的生存風險。 訂定台灣施工噪音標準時建議可直接參考各國對一般鯨豚施工噪音標準再依據瀕危物種加以修正,依目前工程與減噪科技應可以做到。


2. 音量單位解釋:
圖一 常見音量單位
目前與打樁噪音有關的常見音量單位包括  SPLrms,  SLpeak (或簡稱 Lpk Lp), SLpp, SEL, SELc, SPLrms,  SLpeak, SLpp:  皆為音壓單位,其差別請見附圖一,SPLrms將聲音壓力做校正計算,SLpeak僅測量零到某一端點的音壓,SLpp則測量兩端點之間的音壓。由於打樁聲音非單一聲音(有震動),因此SLpeak 較好計算。
    SEL, SELc:為能量單位,SEL計算該聲音一秒內的能量,SELc為累積能量,若是SELc24h則為24小時內累積之最大能量。由於造成聽力損傷常與暴露時間有關,因此有專家建議海哺動物聽力損傷規範應使用SEL or SELc。但另一派說法為海豚聽到打樁聲音就會游走,不會固定在一點,所以用SEL沒有意義,應使用音壓SPL or SLpeak作為規範,這樣規範會較單純。

3. 各國規範參考
各國規範皆有不同,使用單位也不相同,以下為幾個國家的例子:
1. 英國:至少500m 不可有鯨豚,不管音量,如有特殊物種則半徑另定。
2. 德國:750m 不可有鯨豚。750m SPL不可超過 190 dB re 1 µPa (pp), SEL 不可超過 160 dB re 1 µPa2 另認定行為騷擾標準為SEL 140 dB re 1 uPa2s (換算約為SLpeak 165 dB re 1 uPa),可作為特殊物種施工標準。
3. 美國:美國是以音量為主來計算每一個計畫的警戒範圍,有些計畫會是設定警戒區180 dB re 1 µPa (rms)內不可有鯨豚。當鯨豚族群特別時(如阿拉斯加有一些稀有小族群),甚至會規定『監測區』160 dB re 1 µPa (rms) 不可有鯨豚出現。(這跟白海豚比較像)(160 dB re 1 µPa (rms)是針對一般打樁,120 dB re 1 µPa (rms)是針對vibratory piling )
4. 紐西蘭: 200m SEL 不可超過 186 dB re 1 µPa21-1.5km 內不可有母子對,600-1000m 內不可有鯨豚。
5. 澳洲:500m 不可有鯨豚。若1km SEL 超過160 dB re 1 µPa2,則2km內出現鯨豚時需轉以低強度施工,監控範圍為3km。若1km SEL 不超過160 dB re 1 µPa2,則1km內出現鯨豚時需轉以低強度施工,監控範圍為3km
6. 愛爾蘭:1km 不可有鯨豚,不管音量。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再見大翅鯨

撰文 / 林雅容
照片提供 /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管理處;攝影 / 中華鯨豚協會 林思瑩、曾椲涵、余欣怡


大翅鯨的V型噴氣。
今年春天,花東海岸接二連三地揚起垂直的巨大噴氣,從海中升起黝黑的龐然巨物,在水面和許多人的心裡激起難以平復的陣陣漣漪。

那是海洋中的歌者、舞者,是大翅鯨回來了。

也泅泳於台灣的大翅鯨
台灣最早關於大翅鯨的記錄,出現在墾丁南灣和香蕉灣的捕鯨資料中。是的,除了地方沿海小型而零星的獵捕海豚之外,台灣曾經發展過大型捕鯨業。歷史資料顯示,從1920到1967年間,恆春一帶海域每年都會捕獲一至六十二頭不等的大翅鯨,顯示當時臺灣南部海域,也許和沖繩一樣,曾經是大翅鯨的繁殖地。

捕鯨時代結束後,不知是否因為濫捕導致族群下降或遷移,往後數十年,僅偶有漁船目擊大翅鯨游經外海。大翅鯨再度躍上新聞版面成為焦點,已經是三十年後了。2000年三月,一頭雄鯨出現在蘭嶼,牠不但停留了三天,還縱身出海,躍身舞浪,也大聲吟唱,留下台灣首次大翅鯨的歌聲記錄。

隨後於2003年,僅有一雙母子在花蓮海域出現。直到十四年後的今年,花東海域的賞鯨船在二月、三月和四月,都相繼傳來目擊大翅鯨的消息,二月於七星潭發現兩頭北游雄鯨,三四月則分別在石梯及三仙台發現兩雙母子對(不確認是同一對),令研究和保育人員驚喜不已。尤其四月十八日在三仙台出現的大翅鯨媽媽和寶寶,除了離岸非常近、容易觀察之外,也活潑地側翻展示胸鰭、躍身擊浪,短小粗壯的鯨魚寶寶學媽媽跳出水面時,就像從海面上彈起來似的,超級可愛!是繼2000年唱歌又跳躍的雄鯨之後,也表現許多展示行為的大翅鯨。

2017年四月出現一前一後的大翅鯨寶寶和媽媽。
大翅鯨是大型鬚鯨,廣泛分布在全球海域,但冬天和夏天棲息的地點不同,冬天主要在赤道周遭海域繁殖哺育仔鯨,夏天則遷徙至極區覓食。根據研究,西太平洋的小笠原群島、沖繩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和台灣東南海域是大翅鯨的夏季繁殖區,每年一到三月大翅鯨就會啟程遷徙到北極附近覓食。這也是為什麼花蓮和台東海岸有機會發現大翅鯨的原因。

迴盪海洋的歌聲
大翅鯨最為著名的,是牠們低沈深邃的歌聲。那麼多鯨豚都會發出聲音,許多大型鬚鯨也都會發出低頻且傳遞很遠的叫聲,為什麼只有大翅鯨的聲音會被稱為歌聲呢?一九七零年代,美國的羅傑.佩恩(Roger Payne)博士,發現大翅鯨的雄鯨在繁殖期會發出長且規律的聲音,像人類的音樂一樣,有重覆的音節組成樂句,樂句形成主題,幾個主題就成為一首歌。

有趣的是,大翅鯨就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似的,同一海域的鯨魚會有類似的歌聲,但不同海域的族群歌聲則迥然不同,沖繩的大翅鯨就不會唱和夏威夷的大翅鯨一樣的歌曲。牠們也不會年復一年維持同樣的曲調,每年在歌曲組成上都會有些微的改變,大概幾年後就能唱出一首全新的歌曲。

台灣海域至今唯一完整收錄的大翅鯨歌聲,是2000年在蘭嶼停留三天的雄鯨,當時正巧在蘭嶼執行台大鯨豚研究室調查計畫的余欣怡,在發現鯨魚的第一時間就將水下麥克風沈入海中,完整地收錄到十四分鐘的歌聲。

這一段珍貴的歌聲送到實驗室以電腦軟體分析後發現,其歌曲結構由九個樂句和五個主題所組成,和沖繩海域大翅鯨族群的歌聲比較後非常吻合,再比對尾鰭特徵後,確定停留蘭嶼的雄鯨,確實屬於西北太平洋族群。

我不大,我愛跳躍
大翅鯨深遠的吟唱,即使有幸遭逢大翅鯨,不是身處於海中或沒有水下麥克風,仍是無緣聆聽。不過大翅鯨在水面上豐富多樣的展示行為,就較有機會欣賞了。與海洋歌者同名,大翅鯨也是出色的海上舞者。


鯨魚媽媽躍身擊浪。

鯨魚寶寶躍身擊浪,粗短身體彈出水面超可愛!

今年四月出現在三仙台海域的鯨魚媽媽和寶寶,就活潑地展示許多大翅鯨著名的行為。牠們打招呼似地揚起巨大的胸鰭,在浪中翻滾;母子也接連躍身擊浪,整個身體衝出水面,再重重地摔進海裡,濺起層層的白色浪花。只可惜因為媽媽陪伴著寶寶,沒有出現深潛前著名的尾鰭揚升。


鯨魚寶寶側身展示胸鰭。
鯨豚的拍打胸鰭、揚升尾鰭、躍身擊浪等種種行為,在生態學上都有其特別的意義,可能是表達情緒,或是與其他鯨魚的溝通方式。以大翅鯨的躍身擊浪為例,如果附近沒有其他鯨魚,而且只單純跳躍,可能是因為開心、興奮,或打招呼;但如果周遭有其他鯨魚或船隻,跳躍之後還伴隨著胸鰭或尾鰭擊浪,就帶有警告威脅的意味。大翅鯨通常不會在覓食區躍身擊浪,但常常在繁殖區跳躍,科學家發現,雌鯨經常就是跳躍後加上拍打胸鰭或尾鰭,來警告追得太緊的雄鯨。

今年,接連從近海海面拱背而出的大翅鯨,令鯨豚科學家和保育人士驚喜不已,不僅僅是二十年來目擊次數最多的一年,最後出現的母子對不但極為靠近海岸,離岸只有二十公尺,停留的時間也相當久,在成功海域停留近兩週。從捕鯨資料中,台灣一年曾經有六十幾頭大翅鯨出現的盛況,今年的目擊率是否代表著台灣海域大翅鯨族群的復甦呢?根據目前有限的研究,其實仍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然而,我們欣見這些海洋中美麗的龐然巨物平安、健康地出現在台灣沿海,也期許有朝一日大翅鯨族群能恢復到過去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