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看不見的鯨豚殺手


撰文 / 林雅容

咚!咚!咚!苗栗竹南外海一向平靜的夜晚,九月三日晚間突然傳出持續不斷的巨大聲響,震天價響的聲音連岸上都聽得到。中華鯨豚協會接獲民眾的影片後發現,原來是業者在離岸示範風場進行風機打樁工程。台灣西濱海岸風勢強勁,離岸風機被政府視為發展綠色能源的主要重點,然而,此處海域卻又是台灣瀕危保育類鯨豚中華白海豚的唯一棲地,環保署於是規範打樁之前與期間都需有觀測員在現場監測白海豚的出現。業者夜間施工,監測根本難以落實,令人憂心是否衝擊瀕危的白海豚。

研究顯示中華白海豚健康不佳
 

由於棲地與人類活動高度重疊,中華白海豚因而瀕危。
攝影:林子皓

經多年的海上調查評估,中華白海豚的族群可能僅剩六十多隻,瀕臨絕種邊緣。我們知道生存棲地與人類活動高度重疊的白海豚必然面臨許多威脅,但是有什麼證據證明是人為因素所造成?如何肯定地知道台灣鯨豚在我們的海域活得好不好?海中鯨豚不可能上岸一一接受健康檢查,但國內外的科學家都發現,觀察鯨豚皮膚上的症狀和傷疤,能夠間接了解牠們的整體健康與生存壓力。所幸,台大鯨豚研究室長年針對白海豚進行拍照與個體辨識,有大量的白海豚照片可供分析。
 


嘉義大學楊瑋誠教授在檢視中華白海豚的照片之後發現,在可辨識的97隻白海豚身上,出現至少一種皮膚症狀的海豚就超過三成,而且年紀越大,生病的比例越高。這些症狀包括細菌病毒感染而產生的結節,以及藻類和黴菌所形成的斑點。另外,在76隻白海豚身上,有六成的海豚身上有船隻撞擊或網具纏繞的人為傷疤,同樣也是年紀越大比例越高。


動物的皮膚其實一直都在代謝,以人來說,一個健康成人大約兩個禮拜全身皮膚就會更新。而海豚因為需要在海水中快速游動,為了減少阻力,皮膚代謝的速度更快,幾個小時就能全身換膚。所以,健康的海豚身上不可能會有機會讓細菌、黴菌、藻類停留,高比例的皮膚症狀就是白海豚健康狀況不佳的證據之一。
健康不佳的海豚皮膚上有藻類滋生。(楊瑋誠教授提供)


白海豚健康狀況不佳的證據之二,就是六成的白海豚身上都出現受傷過的疤痕。傷痕的出現除了因為西海岸是人為活動如漁撈和船行頻繁的區域之外,也顯示白海豚恐怕身體虛弱因而無法閃避或逃脫。海調人員曾經見過幾次傷口超過數個月仍然無法癒合的白海豚,更加強了上述論點的可能性。

因此,中華白海豚並不健康,在西海沿岸活得並不好。那麼,除了漁業活動和船隻撞擊那樣明顯的傷害,白海豚不健康也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嗎?此時,年紀越大皮膚症狀和傷疤越多的發現,就是這個問題的線索。

雖然越是年老的海豚身體狀況越不好,也越不靈活,然而根據研究,皮膚狀況百出的中華白海豚,其實只近壯年,還不到老年。壯年理論上應該身強體健的年紀,抵抗力卻比幼年海豚差,推測只有一項因素會逐漸累積並損傷海豚的免疫系統,那就是污染。台灣西海岸的汙染,讓只能生活於此的中華白海豚隨著年紀增長,健康狀況逐漸惡化,不但無法抵抗海中各式微生物的侵襲,也無法閃避突然面臨的許多危險,因而受傷留下疤痕,甚至無法痊癒。

中華白海豚堪慮的處境反應出台灣海洋環境的惡化,令人不禁也想問,同樣生存在台灣周遭海域的鯨豚,處境也是一樣險峻嗎?

鯨豚擱淺已非單純的物競天擇

自古以來,鯨豚擱淺事件經常在世界各地發生,原因始終莫衷一是。但近年來,由於工業發展導致海洋污染日漸嚴重,許多擱淺上岸的鯨豚身上開始或多或少出現與人類活動相關的致病或致命痕跡。

 

擱淺鯨豚的解剖告訴我們許多訊息。
 楊瑋誠教授統計2001年到2013年的73隻擱淺鯨豚的解剖結果發現,這些鯨豚高達79%有呼吸道疾病,77%有心臟疾病,67%有肝臟疾病,以及63%有消化道疾病。其中,有42%的鯨豚體內還有大量寄生蟲。在與國外擱淺鯨豚的研究結果相互比較後,將近八成鯨豚罹患呼吸道疾病的現象,與國外數據相近,因為免疫系統較差的個體,無論是人或鯨豚,都容易患病,身體虛弱其實是因,呼吸道疾病才是果。

然而,台灣超過七成的擱淺鯨豚患有心臟病,無論是與法國、比利時,甚至鄰近香港的資料相比,數據都高得驚人。解剖這些病變的心臟後發現,最可能的原因是環境緊迫所造成,當鯨豚感受到環境壓力時除了心臟收縮,腎上線也會分泌緊迫賀爾蒙,而緊迫賀爾蒙會讓心肌受損產生疤痕,長期下來就會引發心臟病。鯨豚緊迫的來源,推測可能來自於誤捕壓力、船隻噪音,甚至是不當的賞鯨活動。

台灣海域的鯨豚除了患有心臟病的機率高之外,近五成的擱淺鯨豚體內也出現各式各樣的大量寄生蟲。自然界裡,生物體內棲有寄生蟲並不奇怪,在正常情況下,宿主的免疫系統能夠抑制寄生蟲的繁殖,雙方得以和平共處。但是,一旦宿主的免疫系統崩潰,寄生動物就會大量增加,影響宿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鯨豚體內寄生蟲的多寡可以視為反應鯨豚在該海域環境的生存狀況,寄生蟲數量少,鯨豚就活得好;寄生蟲數量多,鯨豚恐怕正面臨巨大的壓力。

除了寄生蟲,在這73隻鯨豚體內還出現了海洋裡不應該出現的生物—陸地上的細菌,其一經常在豬隻的身上發現,其二還是具有多重抗藥性的細菌。這項發現代表台灣河口生態已敲警鐘,因為在運作正常的自然界裡,河口溼地理應會過濾掉陸域細菌,豬身上的細菌不應該感染到海豬身上,除非,台灣河口溼地已失去天然淨化的功能。
 

 擱淺鯨豚胃裡發現的各種垃圾。
 另一項也在鯨豚裡內大量發現的還有包含各式塑膠垃圾的人造產品。從1994年至今,所有台灣常見擱淺鯨豚的消化道裡全都曾經出現過塑膠袋、鋁箔包、雨衣、魚網、BB彈等千奇百怪的人造異物,這些異物除了容易堵塞鯨豚消化道,導致無法進食之外,塑膠更有累積毒物的隱憂。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IWC,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的資料,一份鯨肉的汞含量是人類食品容許量的一千六百倍,多氯聯苯量則是每人每日安全攝取量的172倍。因應環保潮流,有業者因而開發可生物分解塑膠,可是,此類塑膠需要氧氣及微生物經過數個月的時間方可分解,即使在六、七十度高溫且濕潤又多菌的堆肥中,也要近兩個月才能分解,海中的溫度低,氧氣、細菌皆少的情況下,在海中漂流的時間勢必很長,仍然有被海中生物吞下的風險。



當我們再回到前文所問的兩個問題,白海豚健康嗎?白海豚的健康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嗎?綜合白海豚照片檢視與擱淺鯨豚解剖的分析結果,不僅僅只是瀕危的中華白海豚,恐怕連棲息於台灣海域其他鯨豚的健康狀況皆令人憂心,且絕大部分原因確實與人類行為相關。這也是為什麼竹南離岸示範風場的風機打樁工程需要審慎嚴守規範,中華白海豚所面臨的威脅已非一朝一夕,任意施工的巨大噪音極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發展綠能本是期許經濟與環境雙贏的美意,但若建立在中華白海豚的滅絕之上,豈不矛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