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沉默的警訊--擱淺鯨豚想告訴我們的事

擱淺鯨豚縱使死亡了,還是能告訴我們許多故事。
撰文 / 林雅容

每每遭遇鯨豚擱淺,如果動物仍在呼吸,後送復健的艱苦任務立馬展開;但如果動物已經死亡,腐敗不嚴重的鯨豚則將進行解剖,除了查明動物死因,研究鯨豚生理結構,更重要地,也需要盡可能地採集包含肌肉、肝、腎、腸等樣本,仔細地封袋、裝罐,以交給後續研究人員處理。每每在提及鯨豚擱淺救援的意義與目的時,這些一袋袋一罐罐看似不起眼的血肉,事實上隱藏著海洋的祕密訊息,是我們深入了解鯨豚、人與海洋的關鍵。
 


1996年,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成立了,在眾多獸醫、專員和志工的努力下,台灣方才開始有組織有規劃地處理擱淺鯨豚、收集組織樣本,對於台灣這個蕞爾小島周圍的廣大海域,得以從不同角度的眼光來認識與了解。高雄中山大學的陳孟仙教授也在此時接獲周蓮香老師的一通電話,旋即加入鯨豚救援組織的大家族中,從創始之初至今,透過鯨豚擱淺組織網所蒐集將近二十年的組織標本經化學分析,發現了台灣周遭海域海豚的祕密生活以及牠們所帶來的警訊。


碳氮同位素分析判別鯨豚的棲地環境與營養位階

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們,到底要如何了解海中鯨豚的分布與生態呢?一般來說,鯨豚族群的研究以執行船隻的穿越線調查(俗稱海調)為主,延著固定航線尋找鯨豚的出沒,一旦遭遇鯨豚就在三十分鐘內亦步亦趨地紀錄其活動行為,三十分鐘後則需回到預定航線,持續搜索其他鯨豚。這樣的調查方法主要憑著觀察員過人眼力的觀察,蒐集族群數量、組成、行為等種種資訊。

「而我是以化學分析所得的科學證據來推測鯨豚的分佈狀況。」陳孟仙教授解釋說。

透過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陳孟仙老師蒐集了2001年到2011年擱淺的熱帶斑海豚、瑞氏海豚、弗氏海豚、江豚、中華白海豚、侏儒抹香鯨和大村鯨等七種鯨豚的肌肉、肝、腎之樣本,進行碳氮同位素與重金屬濃度分析。

透過鯨 豚組織的碳同位素分析,可以了解其活動離岸遠近及深淺的棲地環境;而氮同位素分析則能夠判別鯨豚所處的營養位階,意即其在海洋食物鏈中的位置,例如該鯨豚 是食魚、吃烏賊,還是吞磷蝦和浮游動物。陳孟仙教授的研究結果發現,東海岸賞鯨經常發現的瑞氏海豚,喜食如魷魚的頭足類,牠們幼年時多在東部近岸覓食,成 年後潛水能力增加,瑞氏海豚就會向外游到水深約200公尺的海域潛入海裡捕食魷魚,並與幼年的弗氏海豚和熱帶斑海豚共棲,成年後的弗氏海豚就會向外游30 公里到水深1000-2000公尺的大洋捕食深海魷魚和斧胸魚類。瑞氏海豚和弗氏海豚都有幼豚在較近岸,成豚在較離岸的空間利用區隔的情形,但彼此利用的 空間區隔不同,所食的獵物亦不盡相同,形成有趣的棲地和食源分享的生態現象。


同樣是東岸常見種類的熱帶斑海豚,幼豚與弗氏海豚幼豚及瑞氏海豚成豚共棲在台灣東部離岸約三公里的淺海域捕食魷魚和燈籠魚,但成體成年後會向岸移棲,獵食多樣的沿岸魚類。而罕見的大村鯨,則被確認與成年弗氏海豚一樣在離岸的大洋覓食生活、主食低階浮游生物。

在台灣西海岸常見的兩種鯨豚身上,碳氮同位素的分析結果則顯示江豚和中華白海豚都是活躍於近岸沿海的動物,不過江豚如同東岸的瑞氏和弗氏海豚,都會覓食烏賊等頭足類,而中華白海豚卻極端偏食魚類。


台灣鯨豚的分佈與食性。(陳孟仙老師提供)
西太平洋海域污染日趨嚴重

在擱淺鯨豚的重金屬濃度分析方面,陳孟仙教授發現瑞氏海豚和弗氏海豚體內砷和鎘的濃度都特別高。由於頭足類無法代謝砷和鎘,這樣的結果亦符合氮同位素的分析結果,證實瑞氏海豚和弗氏海豚偏食魷魚的現象。然而這也造成該兩種鯨豚更容易受到污染影響而導致腎臟衰竭。相反地,主食為浮游生物的大村鯨,因為浮游生物污染物積累少、生命週期短,即便吞食量大,體內仍無重金屬濃度偏高的現象。

此外,與1995年時的資料相比,2001年至2010年所採鯨豚肌肉與肝臟組織裡的重金屬都較高,顯示這些年來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汙染越趨嚴重,且越是多在沿近海洄游的鯨豚如瑞氏海豚和熱帶斑海豚,體內重金屬濃度越高。

鯨豚身上小小一塊組織,隱藏著海洋的祕密訊息。

海洋中的重金屬究竟是打哪兒來的?海洋污染是工廠非法排放的緣故嗎?一般民眾有責任嗎?陳孟仙老師嘆了口氣說,海中重金屬的濃度增加百分之百與人類的活動相關,只是尺度上,可包含了地區性的及全球性的。舉例來說,鎘,其實是塑膠製程中的穩定劑,著名的鎘米事件,就是塑膠穩定劑公司非法排放廢水到灌溉渠道污染農田所致。台灣的日常生活使用大量塑膠,除了人們所熟知的雙酚A等環境賀爾蒙,其實無論在製程中、使用時或廢棄後,塑膠也有釋出鎘的隱憂。而另一種重金屬銀,則因為近年來奈米銀被廣泛用於抗菌,不但醫療院所會以奈米銀塗料粉刷牆壁地板,坊間甚至還有奈米銀洗衣機、奈米銀尿布等種種產品,導致大量的銀流入自然環境。

擱淺上岸來的鯨豚想告訴我們什麼?鯨豚擱淺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有導航失靈說、地磁改變說、生病體衰說,鯨豚擱淺的現象自古就不斷發生,在人類高度工業化之前,或許擱淺原因不容易判別。然而隨著大量的人為污染物排入海洋,地中海地區的鯨豚研究發現,當歐洲地地中海域環境品質逐漸惡化,每年的鯨豚擱淺事件有增加趨勢,從1970年代的六件暴增到1988年後每年50件左右。陳孟仙教授的研究也曾檢測1995年檢測誤捕鯨豚發現,肝臟內汞含量最高的瓶鼻海豚,也是1990年至2000年間擱淺最多的鯨豚種類。

「鯨豚在生病,」陳孟仙老師說,「雖然文明似乎改善我們的生活與環境,但是生活在海中的鯨豚卻在生病。」無論是有意或無意,人類在陸地上所產生的廢棄物,許多最後都沖刷到大海。我們承襲過去人們的習慣,以為大海擁有永無止盡的包容與淨化能力,然而鯨豚動物身為海洋食物鏈的頂端消費者,卻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即使看似浩瀚無垠如海洋,也有盡頭,無法容納人類的肆意忘為。而且,值得深思的是,如同鯨豚位於海洋食物鏈頂端,人類更是位於整個地球生態的食物鏈頂端,我們也食用來自海洋的食物,海洋環境劣化的惡果,人類恐怕也將一起承受。    


參考資料:

  1. 鯨魚也會腎衰竭 台灣沿海鯨豚共棲之謎解密
  2. 台灣海域鯨豚重金屬濃度及碳氮同位素之研究
  3. 鯨豚動物-海洋環境汞污染的紀錄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